(圖片取自 SUMMER SONIC 2019 官方網站)
對於音樂祭是既期待又怕失望,主要還是在陣容上的問題,有時候搶先訂票卻發現演出樂團不如預期,或是等團序排出後發現嚴重撞場。還有,無法控制的天候問題,以及每天躺下時的爆腿及爆肝。不過,人生總是要去一次音樂祭的,除非,你完全沒興趣。貓下去的常客中,似乎不存在這類人種。
(圖片取自 SUMMER SONIC 2019 官方網站)
有著徵兆是這樣的,當你發現自己年輕時瘋狂的樂團,在社群上發現某首歌或某張專輯動輒發佈20年或25年時,你已經默默地加入「資深」的行列了。今年迎接20週年的SUMMER SONIC連辦三天,壓軸藝人一公佈,很明顯的是:年輕族群、資深樂迷、內舉不避親。相較起比較多音樂及創作相關人討論的FUJI ROCK,今年的SUMMER SONIC陣容不但討喜很多,而且主題非常強烈且明確。雖然沒有絕對的劃分,不過若以音樂祭風格而言,FUJI ROCK像是WOODSTOCK,或是「曾經」的春天吶喊(當然規模不能比),在自然山林間舉行的關係,自然融合了露營戶外愛好者,也在各個層面流露了烏托邦色彩。有去過FUJI ROCK的人會同意,很多樂團可以讓你躺著聽的,半夜不想睡也不用睡,別吵到鄰近帳篷就好,不然就得一起把酒言歡交朋友了。曾經有文青覺得SUMMER SONIC「很商業」,因為相較於FUJI ROCK的文青氣息,SUMMER SONIC很早就開始找偶像登台。誇張點說,FUJI ROCK比較出世,SUMMER SONIC很入世,入得很深呢。
在2016年時我去大阪場的SUMMER SONIC,同行友人在同儕間也是以「聽很多音樂」作為形象,我說絕對要去衝The Offspring,他跟我說沒興趣也不喜歡,如果是Green Day就會去。我皺著眉頭反問他,這兩個樂團不是同期的嗎?他卻跟我說是從”American Idior”開始迷上Green Day。當時,我訝異到無言。那年RADIOHEAD到南港展覽館開唱,回程公車上三名女子回味著方才喇叭爛的精彩演出,其中一名分享著說,要不是因為RADIOHEAD要去富士山參加音樂祭,才不會順道來台灣呢。到底,這20年來,台灣喜歡聽音樂的人怎麼了?雖然沒了唱片行,但是聽音樂管道跟途徑更方便的不是嗎?當20年前第一屆SUMMER SONIC舉辦時,大家還是買著CD聽音樂,當10年前第十屆時,大家開始用iPod聽音樂,現在到了第20個年頭,Spotify、Apple Music等串流成了首選。這是什麼意思?音樂沒有變,變的是人啊,或者說,人的習慣,各種習慣。
在音樂環境(包含單純當消費者)不是那麼好的台灣,在沒有唱片行跟音樂頻道的日子裡,更加習慣用「貼標籤」來劃分族群。很多人可能不清楚,為什麼台灣音樂產業萎縮得這麼快?先不討論創作者了,單純就消費者跟樂迷的立場,簡單說就是唱片業自己扼殺了唱片業的未來。曾經,混唱片行是件很開心的事,每次去總是能多聽到些音樂、多認識些樂團,像是曾經的宇宙城、交叉線,甚至成為都會傳奇的淘兒音樂城,到千禧年時開張的法雅客,都有著大量唱片可以試聽。按照慣例,店員們也都很熱血的自己撰寫介紹文放在試聽架上,甚至尚未合併前的部分玫瑰唱片,也都看得到這樣的景象。這代表什麼?表示喜歡聽音樂的人,在用不同的管道分享著所好,也有著物以類聚的效果,就像是BBS或是討論區,甚至是現在社群上的社團,只是以前發生在唱片行罷了。
(圖片取自 SUMMER SONIC 2019 官方網站)
台灣唱片業的怪奇法案(當時許多藝人還上街遊行呢),禁止任何唱片行銷售「非台灣唱片公司允許」的製品,簡單說,我們再也買不到日本版或是德國版的專輯,也買不到唱片行私心推薦的作品;只要台灣唱片公司宣稱擁有發行權的專輯,他不進你就不能賣,消費者就買不到。於是曾經買得到Deftones的專輯,後來通通就都沒得買的原因在此。所以千禧年之後的文青,去的是斷了一條臂的誠品音樂館、小白兔唱片行,聽得不再是熱鬧非凡的美國音樂,而是較為陰鬱委婉的歐陸音樂。當時,台灣唱片業者還是不願意對數位發行低頭。不是唱片行不願意賣,是他們也沒辦法賣。當90年代以美國為主體的次文化成為潮流時,台灣的文青們當然要是對這些通俗流行不屑,還有被外來文化影響很大的日本,也通通不可以沈迷,因為那樣子就不酷了。現在25~35歲的人若仔細回想,會發現自己對日本跟美國的喜愛大都停在唸書時期(動漫電玩電影不算)。
(圖片取自 SUMMER SONIC 2019 官方網站)
回到這次20週年的SUMMER SONIC,第一天以年輕族群居多,第二天多了許多平常看不到的人,刺青、染髮的人明顯增加,第三天變成妹仔跟夜店咖居多。原因就出在主辦單位的主題式安排,恰巧也反映出這20年的變化。台灣所謂的文青們,多半是屬於第一天的族群,關鍵字是:英搖。如果是活在美日文化當道的90年代,現在也都40歲了。再往後推十年的話,Coldplay主宰了音樂世界,伴隨著Bell & Sebastian、Sigur Ros、Franz Ferdinand,全盛期的Daft Punk,以及融合電音跟搖滾像是Bloc Party等樂團。活在這個年代的年輕人,自然把像Linkin Park那類音樂視為糜糜之音,聽歐洲團才是王道;在他們心中,美國音樂人很粗糙,都是為了商業行為而存在,歐洲人才有深度,並且做自己。只是我很想問,大家的英文都好棒棒嗎?這些也跟當時的電影有關,許多人是因為電影而認識樂團的,別想否認這件事。當聽到”Creep”感同深受的心情,轉變成「因為是經典非聽不可」時,你要知道,風向變了而且你也變老了。
聽音樂跟吃東西一樣很主觀,但不能否認的是也很容易受到旁人影響,還有潛移默化。曾經那些個標籤,也因為這麼多年下來的變化,一張張地被撕掉了。這麼說吧,到了這個時候了,流行音樂已經概括嘻哈、電音、搖滾等元素,樂團不再是特立獨行的存在,這次SUMMER SONIC微妙的安排,讓與會者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英倫搖滾、美國西岸等起源所帶來的不同影響;即使是第三天的電音日,日本Perfume、韓國BlackPink,乃至壓軸的The Chainsmokers,似乎也說明了些什麼。很幸運的,我們活到了數位年代,各個平台依照你的使用偏好,會主動推薦更多相似的音樂,讓即使在台灣根本買不到也看不到的音樂,也能夠被喜愛著。只是隱憂在於,如果沒有更多的平台或是管道,讓大家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可能,那麼似乎在近未來,多數人仍會在大數據餵養的內容之下,因而錯失到當初那麼類比、搞剛、用身體去感受的溫度啊。
當電影《一級玩家》《驚奇隊長》有著大量向8、90年代文化致敬的橋段時,就算沒有跟到當年,即使不是很了解箇中趣味,仍然無損整體觀影情緒。沒有人逼你一定要追本溯源,也沒有人要求你循序漸進,更沒有人要求你慎終追遠,曾經在台灣活著,「文青」這個字眼的包袱太重,重得讓人似乎不喜歡Thom Yorke就會被排擠,不看村上春樹就會被討厭,不喝咖啡就沒辦法交朋友。在音樂祭時,其實有著非常多看起來不起眼,或甚至在既定印象裡,活動範圍僅限光華商場跟自己房間裡的傢伙,絲毫「不像」是個會聽樂團的人,甚至是有點年紀的大叔。或許,在自己的文青小宇宙裡,會感到些自命不凡的孤獨,不過其實,地球上有很多跟你很像的人,甚至在各方面比你更不凡的人,而這些人,有時候就站在音樂祭時,你的旁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