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

貓下去三月女孩節/寫給女孩的兩三事/NO.07.〈辭職旅行的意義〉














這文章的標題,是我在香港做旅遊記者時認識的朋友上田莉琪出版的一本書。她因為旅遊採訪,愛上拉丁美洲文化, 辭掉工作先到西班牙遊學,再漫遊拉丁美洲多國,更到了動物收容中心當義工,與奇珍異獸一起生活。前前後後去了一年多,回來將經歷整理寫下《辭職旅行的意義》。讀完她的充滿愛的歷程,讓我最有感的,反而是她在後記的一段:「回歸生活,是另一場冒險的開始;有一段時間,我很迷惘,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,親朋好友都在身邊,但心靈卻比一個人旅行時孤獨。」



辭職去旅行,聽起來是多麼浪漫又夢幻的一件事,在這個人人都在旅行,社會環境教年輕人看不到未來的年代,我已經不只一次在網上讀到鼓勵別人出走旅行、叫人離開舒適圈、不斷遠行的文章,甚至去到歌頌美化的程度,不停訪問辭職出走的人,問他們怎樣追尋夢想,改變人生。但鮮有人真正談及,浪遊回來的生活又是怎樣?


老文青如我,其實也曾經兩次辭職去旅行。在年輕一點時扮「有型」(裝帥)去倫敦工作假期了兩年,那時躊躇滿志野心勃勃,想要經歷獨一無二,幸運地找了不錯的工作,認識了投契的朋友,短暫體會到倫敦的美好。然後回到台北,為工作、為未來,為想要的生活迷惘了好一陣子,尤其朋友間都開始成家立業結婚生子,除了抱著一堆旅遊回憶,一事無成的我,就如上田那樣,在自己熟悉的城市裡感到害怕,旅行時誓言旦旦的體會改變,回來後極速消失在現實的巨浪裡。去年我又蠢蠢欲動辭職後去了印度,在路上隨便問一個背包客,幾乎都是畢業後或辭了職在浪遊中,來自以色列的年輕人為了逃避兵役,逃避工作,甚至把印度窮鄉變成他們的享樂天堂。朋友看我在學瑜伽101都笑我在Eat Pray Love嗎?其實我真的只是比較喜歡旅行。旅行不一定浪漫,闖蕩不一定有領悟,純粹是一個機會看看世界獎勵自己,這一次回來,有什麼不一樣嗎?我說不上來,只是覺得能夠前往這些地方實在很開心。


反而是旅行越多,我(終於)明白能夠無顧慮旅行都是幸運的,甚至是一種特權,你要無後顧之憂沒有責任,不用供養家人,不用為每天糊口而煩惱,更要有體諒你、甚至搞雜了仍能當靠山的父母伴侶。一次聚會裡朋友A訴說著朋友B的事:「他說要來旅行放空看看世界,結果卻什麼錢都捨不得花,去那裡都斤斤計較。」朋友A似就是那個得到幸運特權(其實我也是)慢慢尋找、嘗試人生,不用擔心太多的人,而朋友B就似是那個被鼓勵走出舒適圈,卻其實有很多顧慮(包括金錢與生活)的人。一切各有前因,我們不用羡慕別人自由無憂,卻也不要批判別人美化旅行。這些看似很勇敢辭職旅行的行為,有人是找個機會面對自己,有人不過是場自我感覺良好的逃避。我反而更覺得留在原地作出改變,需要甚至更多的勇氣。我身邊有許多多年沒出過國,卻在勤奮追夢的人,他們或許不愛旅行,他們或許嚮往旅行卻有太多因由沒法出門,但這都無阻他們成長學習,遊過5070個城市這張履歷,不等於你會變成更好更有個性的人。


一位前輩曾經講過,行萬里路不如多讀書。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」這句老生常談,現實是我們旅行大都在景點間打卡,忘了動動腦筋了解眼前的一切,我們在高呼這趟東歐旅行的得著,慨嘆戰爭的禍害感到悲傷,看過貧民窟裡的淒慘,許多也只是廉價的同情,膚淺的炫耀。年輕時闖蕩的確是美好的,也是人生中一段難忘的回憶,我一直很感恩我能夠有這樣的選擇,有包容我的人。但為旅行而旅行,不會讓我們更有深度更有觀察力,更不是一項成就。環境變了,自己卻不變,不等於心靈人生的真正改變; 而且旅行不在乎長短,十天的台灣之旅不一定比不上一年的浪遊,要領悟、改變或療癒,旅行是一種方式,打開報紙打開書本同樣做得到。何況,更多時候,旅行不過是一場庸俗的身心靈的放鬆,用不著不用歌頌也別談領悟呢。






(撰文:梁大文。港女在台北,寫字拍照,拍照寫字,最近想做個不折不扣的天龍女子。原文刊載於《ppaper》NO.164。)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