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0月6日 星期日

貓下去螢幕編輯俱樂部_#講藝術:〈延續一切美好與未來的無限可能-貢獻藝術為社會解放靈魂-凱斯哈林Keith Haring〉by 李彥蓉(貓下去螢幕編輯部)





當在一天即將結束時,來去回想整天的行經過程,有對什麼人、事、物還留著印象?


或許會想到你與某人擦肩而過,而他的衣服抓住了你的目光;或許會想到在常態的通勤路線上,多了一個新的廣告刊版;或許會想到因為一個紅燈的停下,才注意起那電線杆上的貼紙和變電箱上的塗鴉。生活中有無數次的機會與圖像相遇,而這樣的相遇中有著必然性與偶然性的機率。


廣告圖像可以說是一個必然性的相遇,通常會放置在流動人數高的場域中,像是大樓外牆上的競選布條、十字路口處有人正舉著房屋廣告、捷運換線行經路線中和候車月台周圍會存在的廣告燈箱、網路世界中過量的廣告圖像更無須特別說。這種由發光體所投出的圖像訊號,如同喚起人類本能對光源的渴望,因此目光也不假思索的被吸引。


那偶然性的圖像相遇又會是怎麼樣呢?城市中瞥見的街頭塗鴉藝術、走在前面的行人衣服上的圖案、天空有著像飛碟的雲、交疊的影子出現的有趣畫面。用著不經意與想像力的方式解讀圖像,在我認為就是一段偶然性的相遇。


不過生活中與藝術的相遇方式又是如何?我想起了一段來自凱斯哈林Keith Haring的話:


"The public needs art - and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a 'self-proclaimed artist' to realize that the public needs art, and not to make bourgeois art for a few and ignore the masses."   —— Keith Haring

「大眾很需要藝術,每位自稱為藝術家有責任明白這點,且不應該為少數人做資產階級藝術而忽略群眾。」—— 凱斯 哈林



Keith Haring working in the subway. Photographer. Chantal Regnault 1983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haring.com/


凱斯哈林Keith Haring(1958.5.4-1990.2.16)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雷丁市,他4歲起跟父親學習基本的漫畫技巧,以及當時流行的卡通文化,像是蘇斯博士Dr. Seuss 和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。Keith Haring的父親引導Keith Haring創造獨有的卡通角色而不是去複製。其中有一項訓練方式,將眼睛閉上去畫圖,可以增加手的節奏感以及有意識的知道手的位置,像是閉上眼睛跳舞一般。這樣沒有限制的繪畫發揮,讓Keith Haring有著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。

Keith Haring在1978年前往紐約就讀視覺藝術學院,來到了多元發展的城市,激發Keith Haring大膽的將創作想法投出及探索自己。在1980-1985年間穿梭於紐約地下鐵,不受約束的旋風速度在紐約不同街區,在尚未刊登廣告的黑板上用著白色粉筆,勾勒出流暢的視覺符號,如跳舞般的人形、帶著鱷魚面具的狗、發光的嬰兒(Radiant Baby)。洗鍊的白色線條框出的是充滿情緒張力的卡通造型,而填充的則是Keith Haring對於社會上普世議題的關懷,關於社會正義、愛、自由、平權、反核、反戰等等。紐約的地鐵因為Keith Haring,讓單調的通勤路線增添了生活上跟藝術的交流與互動。





Drawing|Chalk On Paper|1982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haring.com/!/keyword/Subway


Drawing|Chalk On Paper|1985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haring.com/!/keyword/Subway



1982年以塗鴉藝術家身分在紐約東尼藝廊(Tony Shafrazi Gallery)舉辦首次個展,展出的作品有繪畫、雕塑、現場創作,獲得國際肯定。1982-1989年間大量在全球數十個城市中創作將近50多件的公共藝術,其中許多是為慈善機構、醫院、兒童日托中心和孤兒院,有些則是泳池、酒吧、派對等公共場所。知名紐約快速道路旁壁畫(Crack is wack.),法國巴黎Necker兒童醫院的外牆壁畫以及柏林圍牆的壁畫。





Crack is wack

Necker Hospital



Berlin Wall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haring.com/!/archives/murals-map





1986年Keith Haring在紐約開了一間零售店(Pop Shop),他透過商業場所銷售藝術的理念很單純,為得是想讓喜歡他作品的人更容易擁有。




"If commercialization is putting my art on a shirt so that a kid who can't afford a $30,000 painting can buy one, then I'm all for it."—— Keith Haring


「如果商品化將我的作品在衣服上,足以讓買不起3萬美元畫作的小孩能買一件,我完全支持。」——凱斯 哈林





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haring.com/!/pop-shop





Keith Haring創作的脈絡很鮮明,主題明確,實質貫徹將藝術主動帶入人群,即使1988年發現罹患愛滋病,仍不減創作的力量,積極地以作品提醒青年人安全性行為,以及防止AIDS蔓延的作品。離世前Keith Haring成立基金會(The Keith Haring Foundation),主要目的在於為貧困兒童的生活規劃福利項目和AIDS治療的研究、預防。






Together We Can Stop AIDS (Sidas)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haring.com/


"When I die there is nobody to take my place."—— Keith Haring



「當我死後,沒有一個人能取代我。」——凱斯 哈林




一如既往,Keith Haring生前生後始終擔負藝術家及社會關懷家的責任,創作出鼓勵人心的作品,基金會持續以藝術力為社會運作。偕同藝術相遇的印記,走下一切美好與未來的無限可能。








Philadelphia City Kids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haring.com/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(撰文:李彥蓉,貓下去螢幕編輯俱樂部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